我是如何从零开始成为大厂设计师的?

我是如何从零开始成为大厂设计师的?


这次非常感谢 Monospace/RAR 小聚的创办人 林育正 Riven 和 Cake Resume 的 COO 威秤的热情邀约,在一周内划分举行了两场讲座,内容主要是分享成为设计师这几年的历程以及反思。

在这里想再用文字梳理一遍,希望将讲座当下因为太紧张或匆忙而纰漏的少许重点再叙述得更清楚少许,也分享给无法到场的大家。

成为 UX 设计师之前的故事

1. 「UX 是什么?能够吃吗?」之台大图资时期

全部都要从无知懵懂的大学时期开始提及,其时对 UX 是一点概念也没有,还以为自己会成为图书馆员,或是读博士当传授。

修课时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兴趣,乃至没修系上的人机交互,我还记得其时想着「人跟机器互动?这听起来也太无聊了吧!」却不知这将会成为未来的工作内容。

回过头看才发现,实在自己早就修了很多跟 UX 擦上边的课程 — 图资系自己周密的消息学,因为双主修不成而去修的传播学程,还有自己分外去修的多门生理通识课。

因此当我在大四时发现 UX 这个糅合了消息、传播、生理的学科,跟我全部的兴趣不约而合,简直有种命中注定感。

2. 请求美国钻研所

不过呢,大四才初识 UX 于我而言有点太迟了,其时我已经在请求国外的学校,但或是以舒服圈的图资系为主,虽然有查到华盛顿大学的 HCDE,却不敢踏出那一步,觉得自己不是相关背景,一定不会录取。

这是完全错误的想法,就读 HCDE 或是其余人机交互相关硕士学位的学生,有很多是非相关平台出身的,毕竟学习不即是为了学到所需的常识与技能吗?如果我能够跟五年前的自己对话,我一定会鼓励他丢出请求函。

在讲座中,很多朋友对于到国外研读 UX 有兴趣,我非常保举在请求学校时参考好友 Kai-Ting Huang 设计的网页 — Top UX School,其中详细记载了 UX 相关的学程,要花多少钱、要读多少年、托福分数门槛多少等常见疑问都写得清清楚楚,资源相当丰富。

△ TOP UX School 的界面很简单干净

3. 起劲自学的华盛顿大学时期

很走运地请求上华盛顿大学图资系,刚好西雅图地区以及大学自己对于 UX 的关注度以及资源都很多,让我对进来 UX 平台的目标更加猛烈清楚,于是开始主动修相关的课,试图补足所需常识与技能,并尝试以 UX 设计师/钻研员的身份参与项目。

除了乖乖修自己系上的课以外,还有其余几个方法能够帮助累积经验,例如自学、旁听、接案,这部分我在跨入UX平台的历程 — 学生时期有更详细的分析。

大量学习的全部都是为了让你筹办好产出成果,除了通过课堂的期末项目以外,也能够试着自己接案,无论是校内的、校外的、帮朋友忙的、黑客松的,都很好。

修课、自学、旁听都是学习的好方法,但是学习再多,如果没有办法展现实力给业主看,一样很难找到工作。在还没进业界的时分多累积作品,能帮第一份作品集增加重量,更加可信。

4. 谁是真的跨平台?

△ 右图来源:from Visually

UX 涵盖的局限很广泛,这也是为什么我不认为自己称得上是「跨平台」,各式百般以人为本的学科,都能够找出运用自己专业切入的角度,只要是为打听决「人」的疑问,都算是对 UX 平台有所涉略。

5. 你做 UX 、我做 UX 、大家都在做 UX

在找到自己的切入点之后,也要分解 UX 设计师的工作范畴。

△ The spectrum of design roles in 2018 by Jasper Stephenson

由于现在 UX 正夯,很多企业都在跟风招「UX 设计师」,但工作内容却人人不同。我听过朋友大部分时间花在计划可用性测试,也听过有人每天都在画 icon,还有人专门负责写 HTML/CSS 做产品原型,虽然工作内容迥异,职称却统称为「UX 设计师」。

相反地,在范围较大的公司单干比较细,也就会更明白地定义每个职称的工作内容,例如可用性钻研会归属于 UX Researcher,画 icon 会是平面设计师的工作,产品原型制作则是 Prototyper 负责,而 UX 设计师则会专一在产品计谋、互动与流程上。

在求职前要尽管理解自己擅长、有兴趣的作业内容是什么,认真阅读地位的工作内容,以免误入歧途

我个人偏好最笼统、老套的定义 — UX 设计师是办理疑问的人。在发现疑问之后,会有股冲动想尽方法改善它,通过设计让某些人的懊恼减轻少许,或是让世界再进步一点,即是 UX 设计师的本质。

设计师必备才气之一:设计流程

1. 探索理解

制品:使用者洞察(用户钻研)、使用者路程、竞品分析、产品钻研、技术趋势钻研。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打听」 — 打听用户、打听产品自己、打听市场上的其余人。让自己浸淫在产品相关常识中,大量从客户、从网络、从钻研文件吸收数据,尽自己的才气彻底理解成为 domain expert,洞察真正的疑问是什么。

2. 创意发想

制品:产品取景、心智模型、使用剧本、情绪版。

当产品与待办理的疑问渐渐清楚,在这个阶段开始摸索办理疑问的大方向,依我们工作室的讲法即是 put a stake in the ground(字面的意义是将棍子插在地上,推论为建立框架、开始行动的第一步)。视觉设计的部分也开始搜集灵感以建立情绪版。

3. 设计迭代

制品:消息架构、任务流程、线框图、视觉设计,

这个阶段即是大家比较熟悉的 UX 设计师工作内容。在我的工作室,我会负责画线框图,确认消息架构与任务流程都合理后,再交给视觉设计师「让界面变美」。我们之间会接续进行沟通,互动设计的部分也可能会为了视觉设计而进行调整。

4. 软件执行

制品:设计体系、原型设计、微互动

在设计流程的末了交棒给工程师,需要将全部细节都顾到,确保设计被如实执行。在这个阶段我们会追求最高拟真度,全部规律也都要一致,例如组件与组件的间隔、按下按键之后画面的转换动态为什么、标题文字限制字数等,全都不能够马虎。

大家的设计流程都不一样,但也大同小异,都是接续发散又收敛的过程,通常每一步都有所重迭,乃至会接续轮回。设计流程并非不可逆的,一旦发现方向错了,随时能够重拟疑问,毕竟重点或是要办理对的疑问。

设计师必备才气之二:对象

我所晓得的主流对象们,如果有其余更好用的对象迎接报告我!这是身为设计师的基本功,就像咖啡伙计要会操纵咖啡机一样。除了常听到的界面绘图对象(例如:Sketch、Figma、Adobe XD),设计流程中的每个阶段也都有相应的其余对象,八门五花、面面俱到。

对象品种繁多,设计师需要合营每家公司习惯的 workflow 去学习对象。像我们工作室就偏向 Sketch 与 Flinto 的组合,但偶尔也要合营客户做调整,例如跟老派的 Microsoft 同盟时就要改用 Illustrator 和 After Effect。

大部分对象都不会太难,像我是在学生时期自学 Sketch 跟 InVision,而 Flinto、Zeplin、Illustrator 则是工作上需要才边学边用,归正有疑问再问同事就好。

必备才气之三:软实力

第三个也是最紧张的才气,虽然设计师必须理解设计流程,也必须掌握设计对象,但是在进来职场数年、经过无数次练习之后,大家对于这两项的谙练度大约都有不错的基础,这时会发现软实力才是真正区别好设计师与坏设计师的指标。

1. 永远都在跨平台

这是设计工作室的本质,客户的平台很多元,每接一个新的客户就要重新理解一个平台,像我们近来接了一桩心导管医治的案子,这几天埋首钻研心脏电生理学,让我大开眼界。

这是我觉得身为设计师最有趣的部分,因为每过一阵子就能够接触新的平台,永远有新的东西值得学习,充满鲜活感与搦战性。日久天长也能渐渐嗅出市场的趋势,因为会默默发现很多客户在运用相像的技术或做类似的产品。

2. 泛常识

不只常常需要针对客户的平台做钻研,设计师也需要对邻近职能的平台内容与趋势有些概念,例如:

  • 科技市场:企业都在做什么?主要风向是什么?人工智能、语音助理、自动车、区块链……
  • 行为科学:人道本能是什么?人在受到触发时会有什么反馈跟情绪?
  • 市场营销:搜索引擎优化 是什么?怎样算是好文案?
  • 最新技术:工程师能够做到什么程度?有哪些现成的模块能够善加行使?

3. 跟各职能沟通

项目进行中,设计师需要跟客户或 PM 聊产品计谋、资源分派,跟工程师聊实际执行(implemtation)的可行度、跟营销/文案职员聊产品上的内容配置。少了其余职能的帮助,设计师单独一人是推不出产品的。

设计师如何实现一场高质量高效的沟通?送你 6 个好好说话的适用技巧!

不论需求对接、方案谈论、技术评审……等等都涉及到沟通。沟通才气非常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产出质量和才气的提升。

阅读文章 >>

全部人都认为自己的工作最紧张、最不可或缺,但是在别人眼里根本不是,因此不能够奢望对方能够登时被设计师的宏大理想说服,或是跟设计师在对于美感的追求上同步。

△ 这图实在太实在了啊!(有人晓得出处的话请跟我说)

试图说服其余职能时,要尽管用「对方的语言」沟通,这时分前面提到的泛常识就很有帮助了。假如要注释为什么字型要统一,与其说是为了视觉美感跟设计规则,跟 PM 要说是为了效率,跟工程师说这样他们能够少写两行 code,跟营销说是为了增强品牌识别的效果。

4. 连接学习

身为设计师,连接接续地学习新知、找寻解答,即是最紧张的品德特质,没有之一。

结语

这是我第一次担负讲者,当下真的是受宠若惊,同时也担心答应主讲是个天大的错误,但讲完之后跟大家进行各式百般的问答交流,而且在之后收到积极的回馈,让我觉得非常值得。

不过毕竟或是第一次,我在讲完之后自省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

  • 主题能够更明白,叙事挨次和逻辑要更清楚,幸免跳跃性思考
  • 改用单纯实例介绍设计流程,太多不同项目的数据虽然丰富但也容易混淆
  • 半小时到一小时的讲座时间感受比较刚好,其余时间留给 Q&A 跟大家互动

我从这次可贵的机会中学到很多,如果还有下次的话,期许自己能够讲得更好,也希望能够讲更深入的主题。


Previous:大连设计公司设计具有古典中国风的logo设计    next:在品牌设计过程中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